产品中心 分类>>

“上海制造”品牌赛事融入百姓日常

火狐直播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4-06-20 20:48:53  来源:火狐直播APP官网
火狐直播下载安装 浏览次数:1 次
火狐直播nba软件 返回列表

  3月的黄浦江上,飘起点点白帆;4月,马达轰鸣,F1大奖赛回归上海;5月的黄埔滨江城市体育公园内,世界高手汇聚一堂,向巴黎奥运资格发起冲刺……每个月,甚至每一天,上海市民都可以在家门口观看、参与体育赛事。“赛事之都”上海将赛事融入日常,融入生活,打造“体育的盛会”“城市的节日”。

  举办高水平赛事是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上海在打造“赛事之都”的过程中,着力提升赛事品质、优化赛事布局、提高观赛体验、扩大赛事参与、放大赛事效应,充分释放体育赛事在提升城市形象、带动产业发展、点燃参与热情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今年计划举办全国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175项,创历年来新高。”

  “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上海毫无疑问地打10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上海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为今后的赛事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模板。

  作为国际化都市,上海近几年承办了一批高水平的国际顶级赛事。首先亮相的就是5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黄浦滨江城市体育公园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它是国际奥委会新设立的一项将体育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节日型系列赛,包括自由式小轮车、霹雳舞、滑板和攀岩4个大项6个分项的比赛。这4项赛事具有时尚、动感、活力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

  两届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上海运动员钟天使评价说:“感觉这个系列赛的气氛比奥运会更浓,因为它是城市的节日。在奥运会上,人们只是观看比赛,但在这个体育节上,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参与。”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5月16日至19日共4天赛事,入场观众4.5万余人,其中境内观众占比89%,境外观众占比11%。

  “对于观众来讲,在室内室外都能看到顶级的赛事,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华建上海院建筑二院创作所所长、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李星桥告诉记者。

  澳大利亚运动员波比·爱尔斯乐在其中:“看起来就像是个大派对,可以看到不同的项目,非常好。”

  “不仅仅是看比赛,我们希望把大家吸引过来,并且留在这个公园当中。”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说。

  除成功举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外,上海持续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商业赛事,还陆续获得2024年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和2026年国际自盟场地自行车锦标赛的举办权。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顶级赛事陆续回归,竞赛表演市场焕发勃勃生机。

  2022年上海赛艇公开赛中,来自上海花木赛艇队的雷空收获了男子单人双桨银牌。从事赛艇运动10余年,他感叹这次比赛给他带来了挑战与惊喜,“可以看出赛艇这项运动在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好,真可谓‘高手在民间’。”

  与雷空来自同一家俱乐部的皇甫玉娜首次参加上海赛艇公开赛便夺得女子单人双桨冠军,比赛过程中,“最具挑战的赛道”也给这位曾经的专业运动员带来了惊喜。“我们在练习赛艇时一直是划的直道,而这条赛道弯道很多,需要一定技巧,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也很高兴能够有这样一次全新的尝试。”

  “帆船运动在国外真的很盛行,在世界很多地方只要有水就能看到桅杆林立,现在国内赛事也越来越多,希望上海也能拥有一张帆船之都的城市名片,向世界讲好上海的故事。”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说。

  罗文桦在谈及首届上帆赛时表示,“经过前期反复论证和酝酿,我们觉得在黄浦江以最美的天际线作为背景,能够诞生一个自主品牌的赛事,是我们上海体育人的一个共同梦想和愿景。”

  打造“赛事之都”,仅仅是引进国际高端赛事还远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于“不仅要看、还要能一起玩”的赛事需求。近年来,上海结合城市发展与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专注发力打造自主品牌赛事,确立了“3+3+3+X”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框架。第一个“3”,即3个依托城市景观培育的头部赛事——中国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上海马拉松、2021年在苏州河上创办的上海赛艇公开赛和2024年3月在黄浦江上举办的上海帆船公开赛;第二个“3”,即聚焦三大球发展的明日之星系列赛;第三个“3”,即3个各具特色的赛事——花样滑冰上海超级杯、创办于2021年的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和拟于2024年落地的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X”是各区和协会、企业等创办的各具特色的赛事,包括各区的半马赛事,企业举办的路跑、水上、自行车等赛事。在城市自主品牌赛事的新赛道上,上海积极探索,不断前行,这些在城市开放空间举办的赛事已悄悄融入市民生活,既是一项高水准的赛事,同时也像一个嘉年华,为市民创造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赛事环境,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除此之外,上海还通过市动会、城市业余联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重点培育跳水、乒乓球、射击、自行车等优势项目品牌赛事,鼓励举办智力运动、武术、健身气功、龙舟、舞龙舞狮、九子、门球、海派秧歌等传统运动项目赛事,积极举办棒垒球、网球、空手道、攀岩、帆船、城市越野滑雪等时尚项目赛事,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提升青少年本土品牌赛事影响力,不断织密织牢市民身边的自主体育品牌赛事网络,促进长三角地区全民健身赛事联动,打造具有长三角地域特点的原创品牌赛事。

  在赛事的举办过程中,为了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组织者可谓煞费苦心。通过导入大数据、云转播、VR和AR等科技元素,从办赛、参赛、观赛等环节全方位展现赛事魅力,为参赛运动员和观赛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参赛、观赛体验。同时,积极挖掘顶级赛事的平台价值,持续放大赛事综合效应, 发挥赛事对餐饮、住宿、旅游、会展、文化创意、职业体育、专业体育、群众赛事等领域的拉动作用。

  “上海制造”的赛事,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赛事,而是“体育的盛会,城市的节日”,每一场赛事都与文、旅、商紧密相关。

  以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为例,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比赛期间在同一场地举行的城市体育节。秉承着“更年轻,更城市,更开放”的基调,只要花费100元,上海市民就可以单独购票来到城市体育节,参与4天不同主题的体育节活动,零距离接触、了解这4项源于城市的街头运动,共同感受奥林匹克的魅力。比赛期间每晚在黄浦滨江的主舞台上演不同主题的重磅Live秀,不仅让观众们一次看过瘾,还有机会跟演员互动,沉浸式地体验这4个项目的文化和氛围。在上海的体育赛事中,无论是在传统体育场馆内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还是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开展体育活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市民。

  攀岩项目体育展示解说员罗梦禅贯穿全场的解说令人热血沸腾,他表示,“这次攀岩比赛观众座位离岩壁非常近,我们经常在关键时刻调动现场观众‘气氛组’给运动员加油。有的时候观众的呐喊真的可以让选手在力竭的时候再顶一把。”

  “我更愿意把比赛当成一场show,”英国攀岩选手哈米什·麦克阿瑟说,“在上海全情投入和人们互动,然后完全释放、表达自我。”

  跟着赛事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来上海的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今年的静安半马吸引了更多外省区市的跑者,专程从外地来沪参加比赛的人数占比达到62.78%,创历史新高。

  来自天津的小姑娘王菲芃就是特意和妈妈利用周末来上海感受奥运资格赛的。“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北京冬奥会也没买到票,觉得挺遗憾的,这次奥运资格赛也算圆了我的一个梦,这两天我不光看比赛,还去了上海的博物馆,感觉特别好。”

  徐彬告诉记者,跟着赛事来旅游,文体旅商展联动是今年上海赛事的一个重要特点。4月16日城市体育节启动和项目文化体验活动就设在中华艺术宫前的百联商圈,4月27日在新世界商城,5月7日在豫园商城,5月12日在博荟广场,精彩活动周周不断。

  “不仅仅是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今年几乎所有重大赛事,我们都突出体育和文化、旅游、商业、会展相互赋能,以更好释放体育赛事对‘吃住行游购娱’的溢出效应,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场内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在场外探索更多上海的精彩。”徐彬说。

  刚刚结束的F1中国大奖赛,赛事组委会不仅在赛场周边组织了“格子旗音乐节”、汽车文化节,来自上海的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的纪实电影《中国车手周冠宇》于4月16日首映,上海体育博物馆的“燃擎赛道二十年”F1中国大奖赛主题展将持续到下半年。今年9月16日将举办的第四届上海赛艇公开赛,会以赛事为线索,将城市地标、旅游景区、重点商圈有机串联,充分激发苏州河沿岸文旅资源的活力;12月1日将举办的上海马拉松,会与上海体博会联动,实现赛事与会展的双向赋能。

  在上海这个赛事之都,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因赛事而充满活力,生活因体育而闪闪发光。(转自6月6日《中国体育报》01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搜索